facebook分享 Line分享
埔里瀛海城隍廟-埔里旅遊景點

城隍信仰始於周禮八臘之祭,為城市的守護神。台灣依明、清之制,地方官府所在地,大多建有官祀城隍廟、文廟、武廟,以借助神道的信仰治理地方、移風化俗,同時展現護國佑民、教化民心、尊孔崇道的精神。埔里於清代因建有「大埔城」,並為「鹿港理番同知分廳」及「中路理番同知」等衙署之所在,所以,埔里南昌街也有頗具規模的城隍廟。    
根據城隍廟沿革記載,埔里城隍爺可能是明鄭成功渡台時所移請的十數尊神明之一,後輾轉於清道光27年西元1847年,由奉命開發埔里的北路理番同知史密,將祂帶進埔里。為凸顯這尊城隍爺的來歷,故特別加冠「瀛海」(即台灣海峽),表示這尊城隍爺是渡海而來的。瀛海城隍進入埔里後,原一直被奉祀在官府到了清光緒
13年(西元1887年),才由理番鹽運史通判吳本杰撥官銀在大埔城內北門街建廟,每年並供給三千石稻穀做為香火錢。此廟後毀於戰火,神像被信徒救出寄放在「懷善堂」。
 台灣光復後,接收南昌街日人所建之「弘法寺」,稍加修整遷入,民國五十年改建,廟宇氣派宏偉,飛簷三層裝飾龍飛鳳舞,可惜毀於九二一大地震,只剩後殿倖存。

建立日期:2008-11-01 

文章來源:埔里鎮公所

網站 照片